愚行录

悬疑片日本2016

主演:妻夫木聪,满岛光,小出惠介,臼田麻美,市川由衣,松本若菜,中村伦也,真岛秀和,滨田麻里,平田满,松本真里香

导演:石川庆

播放地址

 剧照

愚行录 剧照 NO.1愚行录 剧照 NO.2愚行录 剧照 NO.3愚行录 剧照 NO.4愚行录 剧照 NO.5愚行录 剧照 NO.6愚行录 剧照 NO.13愚行录 剧照 NO.14愚行录 剧照 NO.15愚行录 剧照 NO.16愚行录 剧照 NO.17愚行录 剧照 NO.18愚行录 剧照 NO.19愚行录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3 16:12

详细剧情

夏原友希会(松本若菜 饰)从中学时代起就是班上人人瞩目的焦点人物,毕业后,她嫁人生子,美满幸福的生活堪称典范。然而,厄运毫无征兆的降临在了她头上,她和她的家人成为了一场血腥残暴的灭门凶杀案中的受害者,种种迹象表面,凶手并非谋财,而更像是一种报复。  田中武志(妻夫木聪 饰)是一名报社记者,他决定挖掘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武志有一个名叫光子(满岛光 饰)的妹妹,因为虐待亲生女儿致死而锒铛入狱,被判定为拥有精神方面的障碍。武志走访了夏原生前的校友和朋友们,她所拥有的一段不为人知的黑暗历史渐渐浮出了水面,而这段历史竟然和光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长篇影评

 1 ) 大“智”若“愚”?固化阶级社会中的“幸福”幻影

by风满蜃气楼

2017年2月在日本公映的电影《愚行录》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围绕一桩未被侦破的幸福家庭灭门惨案,以周刊记者田中(妻夫木聪饰演)为主线人物,用死者夫妇生前相熟之人的回忆拼凑出被害者的社交形象,并试图从中发现潜藏的真凶。在外界看来无比美满的家庭为何一夜之间惨遭血洗,执着此案的田中记者与他们又有何关联,电影用克制的镜头静静叙述,从多个角度层层深入、相互填补,在空白记事板上串联起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网,最后绘制出一副惊心动魄的地狱众生相:关于男女、关于家庭、关于幸福、关于改变命运的野心。

一、假面与表演

影片始于一个阵雨的阴天,伴随低沉的提琴声,画面里出现一辆到站停靠的公交车,车门打开,走上一位斜跨公文包的西服男,随着他的前行,镜头缓缓掠过一身制服的司机和一个又一个乘客在主人公田中脸上定格;片刻后,镜头停驻,目送大巴重新起步。

画面切换到车内,临窗兀自出神的田中忽然听到一阵“喂我说”的喊声,回过神来才发现过道里站着位白发老人,刚上车的中年男人一脸严厉地示意他起身让座。没办法,谁让周围坐的都是老年人呢。田中斜睨男人一眼,一言不发地起身,在老人道谢坐下后迈着一瘸一拐的步伐移向车门。

一步、两步、啪嗒——田中直直倒向地面,又在众人礼貌的关切声中重新站起身来,走到门侧;刚才的中年男人意识到自己似乎犯下某种错误,不自然地撇开目光,却没有道歉。正当我们为“残障人士”田中愤愤不平,公车再次停靠,田中一瘸一拐地下车,走出几步后又如履平地般恢复了健康——原来刚才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中年男人产生罪恶感的表演。

田中向上司申请重新调查近一年前的灭门案,找到被害家主田向(小出惠介 饰演)的公司同僚渡边(真岛秀和 饰演)进行访谈,两人见面时也是雨天。渡边领田中到了附近一家居酒屋,田向生前常和他在此消遣。或许是被问起犯罪嫌疑人的线索吧,渡边喝着生啤,说起一个叫山本的后辈。

在某次同事组织的迎新会上,田向勾搭上一个叫山本的后辈,原本只想玩玩,对方却纠缠不放。为了帮田向摆脱山本,渡边“挺身而出”,在酒吧“偶遇”被田向放鸽子后沮丧的山本,并扮演一个被女人玩弄的心碎男人,让山本对他产生同病相怜的好感;二人很快便发生关系,山本对田向的感情转移到渡边。但渡边很快对她厌烦,便假装发现了她与田向的关系,反过来指责山本让他“与兄弟的相处变得怪异”。看着山本泪水几乎夺眶而出的脸,渡边沉重地表示以后不要再见面。甩掉山本以后,两个男人也是在这家居酒屋并肩而坐,你一言我一语地叹息。

“是个好女孩啊。”

“如果不是那种相遇方式,说不定结局也会不一样。”

“是啊。”

“喜欢的心情是真的。”

“是啊。”

二人间的沉默在热闹的背景声中持续了几秒,紧接着爆发出默契的大笑,观众这才猛然发现两人心中没有丝毫罪恶感。

二、改变命运的“野心”

影片中影射现实中“庆应大学”的“文应大学”、影射“早稻田大学”的“稻田大学”,二者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名牌学府,被害者田向夫妇曾各自就读于其中之一。田中访问的受害人相关人物除了田向的同事渡边,还有他大学时代登山社团的成员惠美(市川由衣 饰演)、田边太太的大学同期淳子(臼田麻美 饰演)及其前男友尾形(中村伦也 饰演)。

据淳子说,文应大学的人际关系网中存在两种阶级:“外部生”和“内部生”,内部生都是从附属高中直接升入大学,他们家境优渥、从未吃过苦,而外部生则都通过努力考进文应,家境平凡,哪怕付出十倍努力也无法过上内部生的上流生活。

受害者田向太太结婚之前姓夏原,和淳子、尾形一样,她也属于外部生中的一员,但凭借美貌和高超的社交手腕,夏原成功打入内部生群体,成为万人欣羡讨好的对象。

在淳子眼中,夏原是披着温和善良皮的心机女,拼命展现自己的贤良淑德,只是为了抬高自己、吸引各种男生;而淳子的男友尾形认为夏原不仅温柔美丽,还识大体,从不故意凸显自己。电影将淳子和尾形受访时的画面交替剪辑,让人愈加摸不清被害人的真实形象。

另一方面,田向先生在大学期间是个花花公子,他游戏花丛,与数个女生纠缠不清。毕业前夕,田向为了找工作的事找到喜欢过自己的惠美,求她将自己推荐给她的社长爸爸,以便疏通人脉。惠美曾经苦于和田向及其女友泉的三角关系,此时重逢不免燃起复仇之心,她答应帮忙,条件是让田向做备胎。田向高兴地答应,却瞒着她又交往了另一家公司社长的女儿早苗。惠美敏锐地发现另一个女人的存在,找到早苗摊牌,又叫来田向试图揭穿他的谎言,谁料田向干脆地承认劈腿,就找工作的重要性侃侃而谈,并不觉得自己有错——为了创造美好的将来,他会不择手段。

说了一长串乍听很有道理的话

电影没有正面刻画被害人夫妇的经历与性格,没有交代两人如何相识并组建家庭,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人物之口,用模棱两可的方式描摹出两幅速写像;人物形象来源于碎片式的回忆,沾染了叙述者的主观情感,彼此矛盾,不断被修改。

剧情发展至后半,淳子致电田中,说想起另一个有杀人动机的女人:她被夏原拉着一起从外部生“晋升”为内部生,却遗憾地没能如愿钓上金龟婿,进入“幸福”的上层。

“田中光子小姐的不幸都是因为她长得美。即便出身和教养再怎么好,男人都是一个德行,夏原明明知道他们不会认真和她交往,却让她被内部生玩弄于鼓掌中。”

“光子小姐是单亲家庭,背景也很普通,这种人想跟内部生走到一起,嘛...总之很难。”

“但光子小姐也确实有点没节操,或者说太有野心,夏原就是利用了她这一点。”

静静的夜里,淳子在她经营的咖啡厅露台上与田中围桌对坐,回忆田中光子的悲惨遭遇,嘴角噙笑,手中夹着香烟感叹道:“我当时就想,决不能变成她那样。”末了还补上一句:“听说她最近因为虐待幼儿被逮捕了吧。”

田中微笑:“你听谁说的啊。”

“现在还有联系的大学同学。我还在想,会不会是因为当时受了夏原的影响才会做出这种事情呢。”淳子答。她沉思片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我是田中光子小姐,可能真的会去杀了她。”

田中闻言垂目,喝完杯中最后一口酒,用鼻子发出讽刺的笑声。淳子有些窘迫,以为对方是出于无聊,却没有意识到,她口中这个没有节操的可怜女人和眼前的男人一样,都姓田中。

三、扑朔迷离的“真相”

电影的谜题之一是找出灭门案的凶手,受访者带有主观情感的回忆、光子对心理医生的倾诉既是解谜条件,也是迷惑手段。我们跟随主角田中东奔西走,视角不停转换,在纷乱的线索中得到某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光子是凶手,作案动机是被夏原毁了未来,对方却毫无罪恶感地过着幸福人生——但,真相果真如此吗?

影片开头,田中在凶案发生地勘察时碰上一个来历不明的怪女人,两人谈话结束之后,画面忽然切回案发现场:镜头从屋内玄关处的四双鞋开始,路过昏暗的走廊、探入狼藉的客厅、映出田向的尸体,接着扫过血迹斑斑的楼梯,定格在二楼卧房母女俩遗体附近的一个似圆形花环上——这个花环和咖啡店女老板装饰在室内的圣诞花环几乎一样。

案发现场的花环
淳子开的咖啡厅内装饰用的花环

下一秒,镜头切换到浴室,伴着哗哗的水声,凶手正在门内有条不紊地清洗身体,水雾氤氲的玻璃门上满是血迹——作案后毫不慌乱地处理现场,这种冷静到极致的行为也和杀害咖啡店女老板后在烟灰缸里摆上沾有尾形唾沫的烟蒂如出一辙。联想起主人公在开头被迫让座后的报复行为,一言不发却鞭挞人心,不免让人怀疑他是个睚眦必报的极端人士。

案发之后,凶手在被害者家的浴室冲洗身体

案发后将满一年,真凶身份仍无定论,大众对此案的热情早已褪淡,身为记者的田中却在此时旧案重提,原因似乎不止上司以为的“因妹妹获罪入狱而需要转移注意力”这么简单,毕竟牵涉到杀人案,“除了当事人,谁都想躲得远远的”。剧情的一大反转在于千寻真实身份的曝光,而光子前后两次在狱中对田中说的“秘密”似乎不仅指女儿,还涉及灭门案真相。但如果田中是凶手,光子在心理医生离开办公室后的“自白”有何隐喻?如果凶手是田中兄妹之一,惠美口中“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容器,崩溃了吧”的“那个人”又是谁?

四、追求“幸福家庭”的幻影

田中兄妹的母亲不满二十岁便先后产下一对儿女,自己还是孩子,当然没有任何照顾孩子的常识和责任意识。田中从小饱受家庭暴力,光子也从小学三年级起受到父亲的性侵,直到哥哥升上高中发现兽行才愤怒制止。得知此事的母亲不仅不心疼女儿,反而认定是光子主动诱惑父亲。夫妻俩很快离婚,母亲改嫁,兄妹从此俩相依为命。

是不是很耳熟?想想田向的话

为了逃离泥沼般的家庭,摆脱宿命的厄运,光子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文应”,进入学校后却发现小社会中隐藏着“阶级”差距,总有些人从出生起便“高人一等”。但例外总是存在,外部生中也有人成功“晋升”,那就是夏原。因为一次“偶遇”,光子认识了万人迷夏原,并借助夏原的人际关系闯入“内部生”群体,她努力试图攀住某根富贵的藤蔓,却被五光十色的欲望掩埋口鼻,最终绝望地窒息。

无数双手抚摸光子的身体最后渐渐掩住口鼻的镜头前后出现了几次,配合背景音效果很惊艳

日语中有“xx像”的说法,“像”是名词,指某种抽象的形象,或是心目中的图景。

例如“实像”“虚像”“理想像”“英雄像”“犯人像”“家庭像”......

日本核心家庭的传统结构是“男主外,女主内”,延续至现代,即表现为女性婚后辞职、回归家庭。很多日本女性都有一种对理想家庭的设想,大致包括一个能提供衣食无忧生活的职场精英丈夫,一个或几个可爱的小孩;而实现这个梦想的途径便是结婚。

片中出现的山本、惠美、光子、夏原,无一不是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甚至身为男性的田向也曾在惠美和早苗面前吐露过自己对未来家庭的想象。他们追求的不是某种情感,而是一种抽象的“幸福像”,家庭是承载幸福的容器,结婚对象的“个性”并不重要,只要条件匹配,任何异性都可能成为婚姻中的“另一半”。

日本社会阶级固化,富人的后代从小享受丰富的资源、受良好的教育、更容易拥有幸福的未来,而平民的后代从小便面临各种资源的匮乏与无处不在的竞争,没有绝对的平等,即便靠努力有了出息也无法改变社会地位。就像平行线的两端不会相交,阶级与阶级之间也顶多在学生时代游戏般互相缠绕,毕业后进入社会则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电影中的夏原从一开始便对这点心知肚明,所以即便与内部生相处融洽,也并不在他们之中寻觅伴侣,而光子的悲剧在于家庭阴影带来的恐惧让她滋生了疯狂的野心,以为主动结交富二代便能嫁入豪门改变命运,到头来却在污泥中越陷越深。

故事围绕被害者田向的家庭展开,外界对他们的评价是“幸福”“融洽”“像童话一样”,而与这个幸福家庭相反,主人公田中兄妹从小遭受家庭暴力,没有享受过来自父母的爱,长大后产下禁忌之果,却重蹈父母的覆辙。无论杀害田向一家的凶手是哥哥还是妹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种“不幸”对“幸福”的敌意。身为记者的田中执意追踪此案,除了确认相关人员对真相一无所知外,也是要通过报道揭开田向夫妻“不为人知的一面”,换言之,是要击碎他们在社会舆论想象中的美好形象,告诉世人所谓“幸福”的背后存在多少狰狞和“牺牲”。

第一次特报被一篇明星绯闻抢了热门
第二次报道成为大热门,电车内甚至都有了广告

电影叙事首尾呼应,形成一个完整而对称的圆环,从一组自外向内窥视的公交车慢镜头开始,结束于车内缓慢移动的人物群像;主人公两次让座,从被动到主动,或许是因千寻之死产生了心态波动,或许是源自仇恨释放后的突然放空。标题“愚行录”,意为记录各种愚蠢的行径——人人心怀目标、自以为是地挥霍“聪明”,却不想最终都成为某方面的“愚人”。

或许就如惠美所言:“大家都一样,愚蠢而空洞(みんな愚かで空っぽ)”,却也因为“愚蠢”,得以保全心中幸福的幻影,不至于被野心反噬,迎来崩坏的破灭。


【东瀛文艺通信】
微信订阅号:dywytx

 2 ) 我决定周末去教堂拜拜

年轻的夫妇和小孩,一家三口被杀了。案子一年没有结。

为了撰写关于这个杀人案件的专题,terrace杂志社的记者田中(妻夫木聪)采访了与死者相关的一干人等,包括丈夫的同事,妻子的大学同学,前男友等等;试图通过这些线索整理出这个家庭和这起案件的全貌。

事先没有阅读过原著的推理小说,但是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并没有太浓的推理色彩。

因为在田中采访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小故事实在是太惨了。

啊,不剧透写影评好难。

首先大部分的故事成立的基础都是日本人闷骚爱面子以及物化女性(以及女性自我物化)的国民性格,不能接受这个设定的话可能会有觉得剧情走向有一点过于大惊小怪神经质。

当然每个人看完对整个故事会有不同的感受,对我来说这部电影讨论了现代社会生产力持续进步,社会坏境开放的一系列问题。

如果说原始阶段的产能过剩带来了私有制和战争(我好有点开始跑飞机了)。那么人与人之间日益稀薄的信任感是不是社会开放的必然结果。

商业社会里,大部分的社会需求都可以被购买。饿了你可以去24小时便利店,无聊了你可以去养猫养狗玩游戏看电影(就像今天晚上的我一样),想做爱了可以购买色情电影甚至使用手机app寻找同样有同样需求的人。只要还有继续消费的资本,不需要和任何人的情感交流也可以很好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而遇害家庭中的丈夫,田向就是一个消费主义社会孕育出的“聪明人”。很多时候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并不一定意味着情感交流,而只是一种资本,social capital,是一种用来帮助他在这个社会中进入再上一个阶层的工具。

没有适应这样环境的“笨蛋”,比如一开始的凶手本人(很努力不剧透),会被“聪明人”利用,榨取(金钱的,社会地位的,性的)利用价值,然后伤心绝望。

当然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介于这两者之间,毕竟在这个现实社会里也看多了。

希望享受好的物质生活,也希望被爱。但是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很难被爱(比如阿姨妈妈们在微信朋友圈里传播的“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离婚以后她才开始美容保养学瑜伽终于发现自己也可以这么有魅力”等文章我认为是有一定现实参考价值的),按照这样的逻辑,结论还是个人资本比较重要。

于是日本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年年降低,发达国家小孩越生越少。you know,既然在这个消费社会里我一个人也可以很好地活下去(现在日本的高端养老产品也越来越充实了),我又何必耗费我的个人资本去做那些不保证结果的投资。有谁能保证自己永远被爱?

我怎么知道对方是不是只看上了我性的利用价值?那我为爱千里走单骑,辞职去了对方的国家。语言不通,压力太大,最后秃头发胖了,对方说对不起我发现我不喜欢你了,我怎么办?

但是反过来做一颗消费主义社会的浮萍也很惨。想起了《复活节游行》,想起了《推销员之死》,想起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好了你背得出你城里每一家米其林餐厅的定位电话;你有精准控制饮食补剂,私人教练教导下练出的8块腹肌;你甚至在家里挂了一副饶有趣味的当代艺术作品。好,whatever,谁不是?

真的很难啊。

我不是劝大家都去结婚生小孩,我自己也就是一个不想结婚,享受消费主义生活的同性恋。

回到电影,每一个故事的凄惨都来自于不被爱。看到那些得不到认真对待的人,我几次差点哭出来。

而不被爱的人,理所当然的也不懂如何去爱。一个负的连锁。

那么在这个商业社会里,谁有这样的底气,去无限付出爱呢?

我想了很久,决定这周日去教堂拜拜,借一点底气去爱别人。

 3 ) 所以我们来讨论一下凶手?看过片的进


出于对光妹和小七的喜爱,上影开票前我就瞄准了这一部。 顺利抢到票,昨天踏着轻快的小脚步走进了大光明。 片终,列完所有工作人员后,亮灯,观众鼓掌,离场。仪式感十足。 或许散场的人潮里,你也在其中,和我一样内心无法平静吧。日影要么不讲人性,一讲就特别深刻。 一部悬疑电影,集合了乱伦、虐童、灭门、校园派系、桃色交易、人性、社会阶层分化……石川庆导演的第一部长电影,画面和配乐都诠释着日式美感,也一如既往地压抑暗黑。 光妹不愧是影后,在片中的表演可圈可点。小七也演得好,但是戏份没有太多,爆点不够。 想讨论的是最后杀了那对夫妻的人是谁。 光妹? 小七(哥哥)? 光妹+小七?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光妹和小七一起。 1. 片中虽然光妹有承认是自己杀的人,但她说这段话的时候并没有听众。是对着空气说的,简单来说,很像是背台词或者练习台词。为哥哥承担这个罪名并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全片没有一处讲光妹使用暴力的段落。 2. 哥哥主动请求调查这个案子,且在咖啡店主怀疑妹妹时没有犹豫地果断杀掉了店主,说明哥哥是这个案件的知情人。那个放烟嫁祸的举动更是微妙,哥哥是有策划地接近店主和前男友,为了杀掉接近真相的人。 3. 在死掉的丈夫的ex打电话到杂志社时,画面明显分外紧张。应该是哥哥内心紧张情绪的映射。 4. 哥哥是有暴力因子的。不止是杀店主,在小时候妹妹被爸爸侵犯时,哥哥无意识地打爸爸。 5. 开头哥哥从坡道下来进那间凶屋,和妹妹从那个地方下来进去画面重合了。 5. 哥哥从事的调查记者,肯定采访调查过很多案件,对警察找出凶手的线索、从人际关系排查出凶手等是清楚的,所以有反侦察意识,这个案子才能一直悬而未决。如果是光妹的话,不可能做到那么好的善后吧。 6. 最后结尾公车上小七让座后明显情绪奔溃了,不知道是因为女儿死了还是因为杀死了一家三口里那个小女孩。 7. 光妹描述杀人过程时,对丈夫的死有很细节化的描述,砍了几刀、肋骨断了等等。但对妻子的死,就仅仅是她抱着孩子睡觉,一刀杀了两个人。妻子的死对比起来缺少了很多细节化的表述。她不一定有看到这段。 所以我更倾向于小七杀的人,杀人的时候光妹也在。光妹不一定有上二楼。 有没有人一起来讨论啊~! 顺便安利我的公众号Panic_pub 有对愚行录更丰富的剧情理解

也可直接点击查看:《愚行录》人性丑恶 人生艰难

 4 ) 恶意与无爱

人性不仅黑暗,而且愚不可及。

一起灭门惨案而生的线索勾连,堂而皇之的将人类的愚蠢生物属性真相了出来,看得观众寒毛卓竖。

改编自贯井德郎的同名推理佳作,电影《愚行录》集结灭门血案、家庭暴力、校园欺凌、职场潜规则、变态乱伦等多重元素,展现一出连锁的社会悲剧。

曾经幸福的一家三口被杀,负责这篇新闻的杂志记者田中(妻夫木聪饰)开始了对夫妻二人生前朋友的采访。与此同时,田中的妹妹光子(满岛光饰)正因为虐待女儿而被拘禁审问。随着光子女儿生命的逐渐微弱,田中的调查收获甚多,案件真相似乎准备浮出水面。

然而,真相的露头更像是被害家庭浴室里,转瞬即逝的杀手身影一般,只存在于暧昧的暗示之中,一旦有雨水倾泻,线索立刻被洗刷到不复存在;又会在过后无知觉中忽隐忽现,挑逗人心。

光子开始时就说,“我最喜欢秘密了。”

这句话的深意并不在于后面对她们兄妹的关系揭示,亦或是案情真凶何在、过往沉重的家庭谜团……这些全是本片的悬疑点,却都不是重点。

影片首尾两处公交车上,涌现着人们陌生的脸、各异的神态。镜头平移定格到的主人公田中,也只是社会万千人物的一面。我们作为观众,像车上其他人一样,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看待他;他呢,以记者的身份,同样是旁观者的角度调查案件。当事件推进,田中与案件融为一体,我们突然不寒而栗,怕是自己也搅进了某种深渊。

其他悬疑片或许重点在于寻找悲剧的源头、秘密的真相。而对于《愚行录》来说,悲剧的源头从一开始就被显露出来了,而且仿佛直白地告诉你,

每个人都有问题,只不过线索太多,都拆出来的时候不要太触目惊心才好。

比如田中对于几个人的采访中,调查出的社会问题:

1, 职场:“聚会当选妻”。遇害的男主人曾经轻视女性,自大妄为。甚至认为女性放荡,可随意持玩乐态度与之相处。

2, 校园:校园霸凌,校园冷暴力。同学之间羡慕妒忌恨。遇害女主人实属绿茶婊,仗势欺人迫害闺蜜,自己择的一干二净。

3, 阶级:家庭背景的阶级:富二代与单亲子女、社会地位的阶级:追求工作的潜规则,学生之间的等级:内部生与外部生。

采访调查的结论是:(受访者中)好人极少,表面上的好人其实并非如此。极少的好人(比如努力奋斗的光子),也被带着开始变质,正如这个愈加腐烂的社会。

而在几日的采访中,每个人到后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崩溃和精神恍惚,如果说这个现象是反省,不如说是他们对于往事重提的痛苦。你看,作恶之人也知道自己曾经作恶,也知道作恶之滋味不好受。

在采访中,过去的画面与现实状况穿插。活着的人并没有变化,死去的人似乎死得其所,被心魔所制的人愈加疯癫。多年以后再谈起往事的人们,仍是以我为主的相互猜疑、相互讨伐。

在采访中,观众也被暗浮的真相之影迷惑,疑问重重了。比如一直以旁观者视角挖掘真相的田中,真的是在寻找真相吗?

调查的结果又是什么?是这个看似完美的家庭中,并不善良的夫妻二人?还是他们冷漠的朋友圈?还是这整个变态的社会群景?

或许,他的调差是为了毁灭真相,所以真相究竟哪般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浮出水面的过程、线索的接连,以及每一个活着的、正在讲述过去的人的态度。

又或许,他的目的还有复仇。要知道真凶之手所握的不止有尖刀,更有尖刀之上,满载恶意而生的怒气与杀心。

采访到最后阶段,田中杀死了一个人,原因是她可能已经猜出实情。血染衬衫时恶意尽显,然而当下的恶并非来自当下,过去的痛苦也会不断绵延至今。

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影片的答案是很绝望的,就两个字:轮回。

循环往复般继续着。就好比田中和光子的童年悲剧,似乎完整嫁接到了光子与她的孩子身上。遗传性质的恶化,可怕到不易察觉。最后光子的孩子去世,死亡最终带来了终结,可这就是恶劣的极致了吗?

循环往复般继续着。因为人们不会因为小恶而深思,只会为一己私欲不断作小恶。或者说,是不断自行聪慧之路。当欲望之火生起,当妒意正浓,当以为做一些“聪明事”就可以达到期望的高度之时,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便开始孕育日渐庞大的恶意。

把愚蠢当成了聪明,集体性质的作为引导了社会性的恶化情绪。

而本片中社会性的恶化情绪,更来自于社会等级带来的冲击。

复杂的人际关系、虚伪的人情冷暖、无来由的情绪爆发、日复一日的积怨深重。似乎只要生活着,就有痛苦;只要欲求不满,就会痛苦。这一切,在《愚行录》里被展现得十分阴暗。

在摆脱低等阶级、向上爬的时候,免不了碰上背后捅刀子的;在特定环境里,人人都可能是笑面虎。单单做个好人自律就够了吗?

“我从不认为这世界是公平的。”

从小遭受家庭暴力的田中和光子兄妹,好像一开始就低人一等。

于是为了保护妹妹而反击的男孩、为了获得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女孩,全都走上了岔路。

于是有人学着相互勾连、以恶制恶、以恶传恶、愚行接着愚行。

开始,光子坐在阴暗的探访间,对着哥哥说出自己偏爱“秘密”的告白。

最后,光子精神恍惚,坐在洁白明亮的治疗室,对着空气说出自己杀人经过。

真相与秘密融合在一起,冠冕堂皇地做着不堪的事情,忍受着撕心裂肺的痛苦。

是可怜人如何,是恶人又如何,终究是那些在前人愚蠢行为下埋藏的种子发了芽。

种子发芽,长成回忆的触手,夜深时刻便开始窜动蔓延。

手的缠绕,心的祭奠。恐惧于心魔之中的女孩,不幸走进深渊。

抛开这部电影回到现实中来,面对时常可见的失败的爱、失败的生活。有人努力追求想而不得,有人爆发“聪明”开始行动,有人丧失心智麻木前行,有人嫉妒,有人愤怒,有人憎恨,有人作恶……

而大部分人,选择压抑情感,默默的活下去。成为顺流而行,顺其自然走下去的大多数。

就像影片开头和结尾,田中分别不情愿和很主动的给别人让了座。车窗外一个是白日冷光,一个是天色渐黑。好像一切都有了变化。

接着镜头慢移,车上众生百态依旧。似乎,这个社会还没变,还在继续着

愚行。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欢迎关注。

 5 ) 【翻译与整理】主创评论和ON MUSIC观影会摘录

翻译:Shytine

【一、官网的主创评论】
妻夫木聪:将“人类是愚蠢的生物”这种想法直击观众的作品,是很少会有的。而我们决定陷入这样的泥淖。不断被逼入绝境,直到最后,看着最后的生命的一点一滴,这样的经历让我感到幸运。我和满岛光有过多次公演,她是能竭尽全力诠释角色的女演员,我非常喜欢。也想要同样全力以赴、全力返还。我认为去追求愚蠢的事情,本身是非常愚蠢的行为,但是,对这部电影毫无期待、也不想去看,这样的想法也是人应该有的做法吗。虽然我知道自己无法踏出这一步,但我还是想和这部作品共同前进。

满岛光:虽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才演绎的角色,因为对光子在成长环境中所产生的独特的爱,对存在,对会被问到与以往不同的风格有所预感,所以决定参演。难过的心情不断用来,也会流泪,但并非同情,而是想要放松的心情。因为有像真的哥哥一样敬慕的妻夫木聪先生公演,所以我非常安心,也能感觉到一起完成新的挑战的幸福。石川导演希望能以自己内心原本的状态来完成这部电影。我想,如果能表现出让导演开心的演技的话,也同样能看到诚实的姿态吧。

石川庆(导演):结构复杂的情节,绝非普通的登场人物,以及贯穿整体的沉重的主题。“想看这部电影”,这是把经常想到的内容全部集结到一起的作品。妻夫木桑、满岛桑等人纤细的演技,以及为了这部作品聚集的最棒的斯达夫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我预感这部电影将成为规格之外的作品。

贯井德郎(原作):听说要将《愚行录》电影化时,我感到相当意外。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构成上,我都认为这是一部很难实现电影化的作品。然而制作人和导演的热情终究还是实现了这一愿望。不仅是这一点让我吃惊,妻夫木聪桑和满岛桑,这些人气和实力兼备的当代演员能够出演,更让人感到喜出望外。希望大家看完这部电影后,会有心中被深深刺痛、像是被荆棘扎到拔不出来的感觉。

【二、ON MUSIC 观影会摘录】
括号和ps是我的个人意见补充。
前编://www.m-on-music.jp/0000190470/
后编://www.m-on-music.jp/0000190630/amp/

许多营销号在划重点的“日本不是格差社会,而是阶级社会”这句话,实际上不是原著里的句子。电影原创的决定性台词也很多(没看过原著不知道还有哪些)。

其中一位对谈者说,原作中,田中在做采访时都让谈谈受害人一家的事情,结果所有人却都自说自话——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自私、过分、薄情通过这样的细节展现出来了。电影中却没有深入挖掘这样的部分,没有渲染这些方面,而是表现所有人都有借口,就稍显普通;电影表现得更为正统(orthodox),不过刨除小说原作的影响,单独看这部电影也还是不错的。

原作案件的取材的确与2000年的世田谷一家杀人事件(至今尚未解决)相关。可以说是通过小说这种方式丰富、充实了事件,也让人对犯人的极端性产生猜想。

还是刚才那位对谈者,他说原作更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电影因为是视觉表现,会给人“看到(且知道)了太多”的感觉。他觉得不完整的情节会更有魅力,而电影却特意将各条主线树立清晰,变得完整。这人还说,女人之间的嫉妒和憧憬这一话题反而很普通,是常有的事。就像「First Class」里的mountaining女子(以个人态度、语言、行为等来彰显自己更有优势的女性)的世界一样。

另一位对谈者拿《摇摆》这部电影作了比较。(豆瓣的影评里也有人提到了,2006年西川美和编剧并执导的电影,小田切让、香川照之、真木阳子等人出演)他觉得《愚行录》还不够恐怖——人和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灰色带给人的暧昧和恐怖更让人动摇。

也提出了相似的疑问:能一下就在校园内消除阶级差别、融入内部生的夏原,究竟是怎样和田向结婚的,这一过程在原作和电影中,都完全没有任何描写,但有着莫名的说服力。

叙述者主观角度不同,同一个故事会有完全相反的表述。如宫村(咖啡店老板娘)说对夏原没什么兴趣,但前男友却说她是最对夏原感兴趣、想要竞争的人,而两者都没说谎,只是看法不同罢了。所以关注点不应该在他们所说的话的真假。

开头田中在公交车上假装腿脚不好的场景也是电影独创。
(ps.我觉得这一幕比后来的任何场景都有冲击感,也在最初就暗示了他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善人或恶人)

而开头和结尾虽呼应却有不同。开头时那个让田中让座的上班族,他的愚蠢在田中小聪明的衬托下显而易见;而结尾处的群像却让人不禁去想“这些人也做过各种各样的愚行吧……”在这样的猜想中,电影戛然而止,是很不错的收尾。
(ps.这么说来还有一点,就是“愚行录”三个字的标题在此处才出现,而不是像多数电影在开头十几分钟就放出)

影片也没有给出明确的道德判断。尽管观众看田向和夏原的行为都会感到愤怒不平,但如果有选择机会的话,也会有很多人选择像他们这样易如反掌的生活和数不清的好人缘吧。

 6 ) 乱伦,虐童,灭门惨案,屌丝的逆袭只是一个华丽的梦

愚行录 愚行録 (2016)

小七和光妹的新片,有点社会推理派的意思,一件灭门惨案和一桩虐童案的双线索叙事。随着记者对死者社会关系的采访,从不同人的口中渐渐还原出死者的面貌,而随之渐渐清晰的是一个黑暗,冷酷,无奈的社会悲剧。鲤鱼给8分。

妻木夫聪扮演的田中武志是一名期刊记者,一年前发生了一件惨绝人寰的灭门惨案,一年之后案件凶手仍然逍遥法外,田中武志不愿放弃,决定对死者的社会关系再做一次深度采访。 满岛光扮演田中武志的妹妹田中光子,身陷一桩虐童案中,她漠视女儿的存在,致使女儿严重营养不良。女儿被送进医院抢救,而对光子的精神鉴定,将决定她是否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被灭门一家的男主人田向是一位事业小成的大企业白领精英。 女主人夏原则是一位全职主妇,夫妇两人养育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儿。一家三口过着令人羡慕的美满生活。而一夜巨变全家都被残忍的杀害。 田中武志分别采访了男死者的同事和大学时的女友,女死者的大学女同学和大学男友。通过几人分别的描述,死者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而灭门惨啊的真相也若隐若现的浮出水面。

先说说电影,电影的叙事结构挺有看头。电影的第一男女主角分别是田中兄妹,而还有一对潜藏男女主角则是田向夫妇。而对于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来说,田向夫妇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田中兄妹。而田向夫妇在电影一开始就挂掉了,他们的人物形象完全借由其他叙述人的旁述拼凑起来,有点像《公民凯恩》的意思,但是就像先前所说那样这部的主人公其实是四个人,受于篇幅的限制,自然就无法象公民凯恩那样丰满,这也就是很多网友感觉这部空洞的原因。电影表达的东西很多,我倒觉得导演已经讲清楚了,之所以很多地方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则是留白的技巧,观众看过电影之后的思考是观影快感的一种延伸,至于答案未必只有一个。电影是艺术,不是数学,不需要真理的唯一性。

下面的讨论严重剧透,想看的可以先看电影,之后再来切磋。

关于案情我认为真正的凶手是小七,而光的孩子也是和小七兄妹乱伦所生。这种结论我接受不同意见,但是要说出道理。

这部其实是非常黑暗的一部,导演非常克制内敛的,在观众面前展现了一个细思极恐的黑暗社会。导演表达的东西很多,这部从很多侧面深入分析都是一部好电影,而鲤鱼最感兴趣的则是阶级社会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电影是岛国的,而这种压迫是全世界的。

屌丝逆袭现在好像是大家都喜欢的话题,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实一直以来我认为人一生中最难成功的一件事就是社会阶级的提升。当然如果世界观认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必将解放全人类,也就不难了。一个人就想领低保,住廉租房,做零排放的环保人士,应该不会太难。现在社会普遍价值观应该没几个人甘心一辈子做无产阶级。人生最难的是从无产阶级到中产阶级,或者从中产阶级到资产阶级的这种阶级跨越。而月收入三千变五千,或者一万变三万,则无足轻重,而且生活品质变化也不大。但是这里注意了社会阶级不能决定一个人人生是否幸福,只是社会底层阶级如果不是个人修养和心智都十分强大,真的很难幸福。

回头再说这部电影,电影中日本社会阶级划分也和全世界一样,资产阶级,田向为了找工作主动联系的前女友,把田向当备胎那个女人,大学里玩弄光妹的富二代;中产阶级婚后的田向夫妇,注意了是工作以后的他们,大学时代他们还不是;社会底层田中兄妹。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导演没有站队的,不是对小资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进行批判,这部不是一部具有左派现实主义批判的作品。不是某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压迫,而同一阶级为了逃出升天,对同类的自相残杀,这一点对于理解整部电影很重要。

之前说了田向和夏原夫妇是这部的主角,这两人很好定义,一个不折不扣的渣男,另一个则是名副其实的心机婊。这里必须再次强调一点大学时代的他们,也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强大的社会人脉支撑。环境可能比小七和光妹好些,但是也是屌丝。最终二人靠着不择手段爬出了社会底层的泥沼。看过电影之后我翻了翻豆瓣的影评,基本上大家对二人是持痛恨态度的。这个很好理解,只要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同一时期的好朋友几年之后总会有一小部分脱颖而出。而这些人阶级提升之后,往往脱离原有的社交圈,而在原有社交圈子里他们口碑往往极差。这背后的原因,可以这样理解,某一时代大家是在同一起跑线的,可一小部分人世界观价值观和大部分发生了背离,而之后这些人看起来过得比大部分要好。这就是为了向上爬,不择手段。可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疑问一定大部分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是正确的吗?而这部电影也提出了一个更残酷的疑问,这些踩着同伴爬上去的人该死吗?

电影里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是,光妹真的是无辜的吗?我看电影时是对光妹的角色有怜悯之心的,小时候被母亲虐待,被父亲性侵,与哥哥乱伦,大学被闺蜜出卖给富二代当玩偶,编剧心够狠,怎么把这么多事都压在一个角色上,这是多么悲哀的人生啊。但是看过之后我一直在想,光子没有脱离苦海的机会吗?有的她考取了名牌大学,这不是个可以过上正常人生活的机会吗?可怎么就会成为了富二代的玩物,而毁了一生呢。这都应该归罪于夏原吗?可能未必,夏原是不折不扣的心机婊,她把光子献给那些纨绔子弟,当然不只因为光子美貌,而且她洞察了光子有接近这些纨绔子弟的主动意愿。光子没有吗?如果说利用这里是互相利用,夏远利用光子讨好富二代,而光子利用夏原接近富二代。这里要注意一个关键的细节,在别墅的聚会里,夏原和光子都去参观了富二代的卧室,参观之后夏原主动消失,而光子想和富二代继续交往。这里光子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她是被灰姑娘的童话骗了而不是夏原。之前我说了阶级的提升是非常困难的,而跨越几个阶级的飞跃基本就是童话。当然这世界出过戴安娜王妃,可妹纸们长点心吧,这是特例而不是惯例。换句话说王妃也未必幸福。而夏原真的很有心机,她在那些纨绔子弟中长袖善舞,可最终选择和田向这种同类幸福的生活,就是她的过人之处。

最后说说杀人动机,无论最后下手的是谁,动机都是当夏原漠视的从光子身边走过,而光子发现此生都没有机会和夏原一样幸福的生活。绝望之下,毁了夏原拥有的一切。本来拥有一切的并不可恨,最可恨的是本来和自己一样一无所有的人,现在拥有了一切,而自己却永远也无法拥有。我这样理解对吗?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此时光子的孩子已经出生了。

非常冷酷的一部,冷得不寒而栗,看不看随你。

资源分享,娱乐资讯,深度评论关注微信公众号:lydysc2017

 短评

感觉我有可能是第一个看到这个片子的中国人,极度地阴暗冷峻,加上Casino厅给力的空调,几乎是扶着墙走出影院的。画面相当克制的日式推理,却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人性最为黑暗的作品之一。

6分钟前
  • 麻酱罐
  • 推荐

#SIFF2017#大银幕上看妻夫木聪完美的颜,所以看到前排有位男生,每当出现小七特写镜头或者单人镜头时,都会拿起手机默默拍时,是不是应该把他打死呢?

8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乱伦 虐童 杀人 挖掘真相的人原来是掩埋真相的人

11分钟前
  • softmianmian
  • 力荐

借着一宗灭门惨案,内核是在讲阶层固化。年少不更事的人们,以为拼命考上一流大学,就能爬到上层社会,进了学校才发现,一流大学里已早早帮你把阶层划分好,同一个大学里,你想打进顶层群体,几无可能,跪舔都舔不上。

15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我就一个疑问:那个男的到底哪里迷人了是个女的都爱他??

18分钟前
  • 高闪闪
  • 推荐

冷峻,疏离,放眼皆是虚伪,淡漠之中的一丝人情味,仅限于兄妹之间,原生家庭的悲剧渗进血液,阶级固化击碎平女孩梦想,妻夫木聪和满岛光厉害,满岛光去哪里都像带着一道光,对着空气自述那一段很动人,妻夫木聪婚后丢掉偶像包袱,继续挑战不同性格的角色,这个片子要进旬报十佳吧。

1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前半段几乎是日韩影十佳备选了。后半段开始各种跑歪,不平庸但是有些故弄玄虚。好在气氛营造,光影技术,还有一些很有趣很好看的艺术化表达,一堆粗糙的手掌抚摸女主角的身体,带过被欺凌的戏份又十分好看。还有同样是一帮演员的好戏。妻夫木聪则戏份太少完全没发挥。比怒要弱了一个量级,勉强四星。

21分钟前
  • 干煸鸡丁
  • 推荐

画面拍的非常美啊。导演害羞地说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电影,也真是很厉害呐。

26分钟前
  • 白金金
  • 力荐

如果把愚蠢的人类的所有的行为都归为愚蠢的话也就没有什么讲述和记录的意义了。然而也只能如此活着,在愚蠢中做对自己最合理的选择和最精湛的演技。(光酱真人好美好可爱因为是首场舞台挨拶加一星w

30分钟前
  • dou~
  • 推荐

至湊佳苗《告白》以來,這種人性扭曲病態癡線不正常中二病復仇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出現,說穿了這些作品都帶著同樣的價值觀,自私到極點,中學生水平的心理思維,但為何會大受歡迎?向井康介算是為這「類型」加入了階級意識,其空洞依然,如果電影拍得黑色喜劇一點,諷刺性強,會否來得有點意思?

35分钟前
  • 何阿嵐
  • 还行

“最后她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别人的容器,而容器永远无法填补自己的虚空。” 用荒谬回应荒谬 以愚行对抗愚行 彻底的绝望 对阶级分化社会的控诉 鄙视链背后是一条人吃人的食物链 光妹继续扮演美如画又让人心疼的小女孩角色

40分钟前
  • Ryûhei
  • 推荐

导演用很认真的态度拍出了空泛无力的作品。悬疑感还没造足就开始匆匆说明每个人物动机,导致最终满盘皆输。卖力铺细节和煞有介事地旋转多个视角,还是拯救不了这么老生常谈的所谓“人性黑暗面”,说起来此类日本小说电影真是同质化严重,永远一个死气沉沉的调性。两位主演的表演是片子最值得看的部分。

44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其中有一幕群手的戏份,也算年度难忘瞬间了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日本版《踏血寻梅》,宿命和阶级毫不留情地雪上加霜,在人性的角力里,我们撕毁自己能赢得什么?什么也没有。上层越来越圣洁,底层越来越污秽。没有救世主的,每一双碰触你的手都是要拉你下地狱的恶魔。哦,“如果真的是恶魔反而不可怕了。”

5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每个人都愚蠢地在世间行走,带着嫉妒贪婪和随时杀伐的恶念,惶惶度日。日本不是差别社会,而是阶级社会。有人笑意盈盈一把将你推入深渊,有人巧言令色夺走你的挚爱,有人慈眉善目陷你于万劫不复。一起灭门凶案映射的众生相,收起烟头装成瘸人。丑陋的人性泥潭中所有人胶着纠缠,在谎言乱局里难分难解。

5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SIFF 影像上的惊心不在于物或事,在于人,每个常人。目睹的每桩愚行向着人心屈卑,女性角色话语中的自我物化,可怜的时代心理。妻夫木聪漩涡中央的爱憎入木三分,满岛光表演也尤厉害,两人冰冷的暴戾和践行的恶,是和直截点出的"阶级社会"平静、几乎理应的对峙。恶,怒,愚,小七演出了个系列

52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黑庆应黑得带感!

57分钟前
  • naoko
  • 力荐

愚不是愚蠢,而是貪癡嗔。影片反映的不僅是社會固化的現實,更是人性本能的掙扎,沒有純粹的善人,也沒有純粹的惡人,各人不過是為自己的慾望所推動辯解。欲念不在大是大非,卻在日常是非,導演捕捉得恰到好處,冷峻壓抑與溫情兼具,以案件寫人性,比東野圭吾更佳。

1小时前
  • 小能七九西
  • 力荐

本届最佳候补。双线结构,一条是单亲妈妈光妹虐待女儿的自白,一条是小七调查灭门杀人案。两条线最终交织到了一起,两个案子直到最后都没有揭明真相,而是给出了充分的线索留给观众思考。叙述为主,从各人矛盾的叙述中看人性,有竹林中的味道。镜头语言干净克制到近乎冷酷,精彩。

1小时前
  • 深津奈留
  • 力荐

看完了就是觉得很空洞,推理的过程走马观花,根本感觉不到戏剧张力,虽然故事已经够黑了,还是觉得所有主创都差点火候。什么阶级社会,人性自私,童年毁一生的情节放在一起,只让看惯这类电影的人觉得肤浅符号化,虽然一切很可怕,还是让人觉得无聊,也许所有匪夷所思的重大杀人案,真相都很无聊吧。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