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1

主演:钱易,蔡峥,宋云天,严韫洲

导演:孙虹,王静,柯永权

 剧照

大学 剧照 NO.1大学 剧照 NO.2大学 剧照 NO.3大学 剧照 NO.4大学 剧照 NO.5大学 剧照 NO.6大学 剧照 NO.13大学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3

详细剧情

在清华园里,有四个人正站在自己人生的路口。他们之中,有刚历经高考、一波三折地考入心仪学府的第一代“00”后大学生,有即将离开象牙塔、面临艰难抉择的博士毕业生,有旅美归来入职清华、满怀“观天”理想却挑战重重的青年教师,有耄耋之年、荣休后依然坚持站立三尺讲台的老院士。影片以三年的悠悠光景,诉说了四个清华人一生的理想,以及在他们身后属于这所大学的永恒青春。

 长篇影评

 1 ) 确实很好很强大

三观比《无问西东》正多了,那片我看到吴力宏开着美国飞机给中国小孩洒美国糖果的时候,惊呆了。但还是透着微妙的违和。 这个记录片是18年开拍的,川普大统领已经上台。整个基调还是洋溢着国际化的乐观,未免对风向太迟钝。片中还有个洋嘉宾讲:“如何避免中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图拿义乌。 借记录对象的口交待,清华是用庚子赔款办的。这个出身是清华的荣耀,也是尴尬。如同魔都之于中国,像洋人不是洋人。 中西交恶的时候,无问西东,就是拉偏架站西方了。中西还会交汇,只是强弱易位,那时清华又当如何自处呢? 片中倒是有个水利的博士,来自河南农村,放弃留校,回老家当村官。但是总是怯怯的。教育体制的问题,博士的学养已是顶流,但是连读博士,未经社会,心智比大学生强不多。 这个博士的选择符合历史的进程,但是不太看好他的个人奋斗。大概率是要幻灭的。

博士的奶奶说村官难做,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都要从这根针眼过。这是全片最睿智的一幕。 记录的另一个人物,是钱穆的女儿。老太太人厉害又谦和。但是选她不是因为她好,还是冲着钱穆的牌子。 52年院系调整中失去文科,是清华的痛。用力要找回来。但是钱穆这种南朝余孽,学问也多可疑,又何必攀附呢。和殖民出身一样,被过去限住了。 再一个人物,天文系的海龟,替校方办一个大口径巡天望远镜的项目,追着美国望远镜大佬问工期,人家反复说这事没法定。 科学就是不确定性的事业。这也反映清华近年的扩张,总是靠重资产的方式弯道超车。这个望远镜得好多钱,设在冷湖一个海拔4500的山上。 海龟说这事中国也得搞。是啊,问题中国这么大,内部也有山头,要算账。望远镜是清华投的资,肯定先紧着清华用,其他学校要用总是不太好意思。其实这事应该国家出钱,开放给所有学校。 清华简也是,说是校友买的,捐给学校,可能就是学校出钱。把这么稀有的资料占上,慢慢出成果,清华文科的牌子就重新立起来了。 问题就像王思聪的名声一样,这是你有钱,不是你真牛逼。 校庆逢十就要拍个片上院线,也是全国蝎子拉屎独一份。北大分庭抗礼,资格还老一点,但是并不拍,读中国近代史便是,又何必单说。此举还是拧巴了。

 2 ) 理想这个东西啊

提示:以下内容不是影评,只适合茶余饭后看看。有轻微剧透,但不会影响您观看本片。


大家好,我是本片导演之一。

不过我通常介绍自己是一名纪录片工作者,不算是什么导演。有时候一提到导演两字,就会有人问我,什么时候给安排个角色?我不得不解释,我这没有角色,只有拍摄对象。

从业以来拍过很多人,大部分是普通人。我敬畏自己曾面对过的每一位拍摄对象。没有他们,我什么都不是。

八年前开始跟拍四位从非法群租房里走出来的北漂男青年,该片至今还没和观众见面。

五年前开始跟拍一位普通西北老汉与另外四位更普通的西北老汉的故事,倒是与观众见面了,但票房低到……效果基本等同于未见面。

三年前又开始和另外两位朋友一起拍摄四位普通清华人的故事。片子的名字叫《大学》。

普通人的故事值得看吗?我觉得值得,因为真实。且观看的屏幕越大,越真实。当你被强行摁在黑暗的影院里,你才会发现“真实”被放大之后的张力。

拍摄普通人的故事,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吗?是的,对我来说的确是这样。生活本身琐碎又漫长,需要一些时间去捕捉。

最早的时候其实挺拒绝回学校拍片子的。努力了这么多年才逃离了学校的保护,走进社会的大学。想到又要回去待三年,我担心自己是否会再也无法离开。这个大学太大了,大得可以让你从出生到死亡都不离开一步。

我之前在这待了五年,转过一次系,换过三次专业,拍过几部稚嫩的纪录片。那辆从西门外花二百多买来的自行车,载我走遍了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也不能免俗地和很多人一样,骑着去广场看了升旗。临近毕业的时候,我把它遗弃在了南门外的一个角落里。

我就是单纯地觉得在这个地方待够了。像一个渴望逃离家庭的孩子,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当然,也迫切地想向所有人证明,“清华”只是一个起点,后边我还得干更牛逼的事情。那时候的确是年轻。

得益于清影,我很早就决定要成为一名纪录片工作者。毕业后我去了央视纪录频道的一个组里当导演助理。做的事情很普通,开会时给大家泡茶倒水、做会议记录,拍摄时给摄影老师扛三脚架、换镜头,剪辑时给导演听采访稿、操作剪辑软件。

我觉得这行业特好,特别公平,不看你从哪毕业,只看作品。

几年后应聘第二份工作,是一个几乎无人知晓的有线付费频道。终面的面试官憋了好久,终于忍不住问我:你一个TOP2毕业的,来我们公司干嘛?

这个问题让我有点恼火。

总有人替你操心,你怎么不去大公司大平台。总会有亲戚问,你怎么没去当个大官。总会有朋友笑,你就挣这么一点钱。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你,认为你飞得不够高。真正支持你自由发展的,除了从小放养你的父母,还有谁。

我只想到她了。我感觉她一直在默默关注着,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是否能做出一些不太平凡的事情。

在我高谈阔论的时候,她告诫我:行胜于言;在我行将躺平的时候,她劝阻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像呓语,也像魔咒。

我就知道,自己终究是被大学所塑造了。她赋予你底色,一种无法抹去的底色。

后来在拍摄《大学》的三年中,我不断地在很多清华人的身上,看到这种底色。

博士毕业生宋云天,为什么放弃留在学校工作的机会,跑到村里当一名村官?年青的海外学者蔡峥,为什么放弃在美国已拥有的一切,拖家带口回国搞一个困难重重的望远镜项目?

我觉得,我能理解他们的感受与决定。我们也试图把这种体会,通过影片传递给观众。四位普通的、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构成了我们这个普通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是可以大声谈论理想的。


就在《大学》上映当天,我收到了老陆的微信。

老陆是八年前《2306》里那四位北漂男青年之一。他跟我说,在郝景芳师姐的朋友圈看到我新片上映的消息了。他现在成为一名导演了(正儿八经的那种导演,不是我这种),是郝景芳下一部电影的导演。

我忽然间有点恍惚。我想起来,八年前我们的确在那个逼仄的群租房里放声谈论过一些理想,吹过一些牛逼。我只是没想到,它们居然是可实现的。

理想这个东西啊。

 3 ) 疫情前后的三年,中国最高学府师生的点滴日常都被记录在这部电影里

国内首部以顶尖学府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电影《大学》将于7月9日全国公映,影片历时三年跟踪式拍摄,呈现了四个有血有肉的清华人和一所装满理想的校园。

影片摒弃旁白解说式的第三者讲述,细节化充分展现生活逻辑的内在张力和影像语言的叙事魅力,导筒本期带来《大学》导演孙虹,王静,柯永权的专访,走进中国最高学府组成的拍摄团队和拍摄对象,会带来怎样的银幕故事。

大学 The Great Learning

导演:孙虹 王静 柯永权

主人公:钱易 蔡峥 宋云天 严韫洲

监制:尹鸿 雷建军

纪录片简介:

在清华园里,有四个人正站在自己人生的路口。他们之中,有刚经历高考、一波三折地进入心仪学府的第一代“00”后大学生,有即将离开象牙塔、面临艰难抉择的博士毕业生,有旅美归来、满怀“观天”理想却挑战重重的青年教师,有耄耋之年、荣休后依然坚持站立三尺讲台的老院士。影片以三年的悠悠时光,诉说了四个清华人对理想的执着和热爱,以及在他们身后属于这所大学的永恒青春。

导筒专访

纪录片《大学》导演

孙虹 王静 柯永权

导筒:最初选择学习纪录片创作以及如今成为纪录片导演,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孙虹:我2006年进入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可能是受小时候喜欢看电视的影响,一入学就对影视传播方向很感兴趣。后来上了我的导师雷建军老师的影视制作课程,自己组团队拍摄纪实作业、剧情作业,一方面感到团队一起制作很快乐,一方面也觉得相比起新闻写作,自己似乎更擅长影视制作。真正开始深耕纪录片方向,还是受到了雷建军老师的影响,那时候他坚持做“清影放映”,让国内优秀的独立纪录片能有一个机会和更多的纪录片爱好者见面,我也借机观看了很多纪录片,领略了纪实影像的魅力,也是那时候理解了为何纪录片应该进入院线放映,因为只有当你沉浸在一个黑暗而封闭的环境里的时候,你才能真正静下心来和银幕与光影交流,那些细碎而日常的纪实影像突然让你的神经变得格外敏感,一些微小的细节都能触动人心,观影之后更仿佛是时光流转,经历了另一个人的一生。可能是从那时候起,觉得做纪实影像是有意义的,它有机会带给人们更深层次的触动,让人们得以借由他人的影像反思自己的生活。

但毕业以后,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一开始没有选择将纪录片导演作为职业。在园子里被保护了那么久,总是想出去闯一闯,证明自己有踏入社会工作挣钱的能力。不过很快我发现自己似乎变得不那么快乐了,做纪录片的时候,总是有机会去随时随地接触新鲜的人,新鲜的事物,新鲜的领域,这让自己时刻都感到充实,而且也总是认为自己做的片子能至少被一些人看到,能对一些人产生意义,这种理想和信念,可能是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所以我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完成了纪录电影处女作《飞鱼秀》的后期,在《飞鱼秀》上映之后,我正式辞去了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进入了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正式成为了一名纪录片导演。

王静:初涉纪录片是在大二时选修雷建军老师的暑期清影工作坊,第一次和另两个同学一组拍摄了一个口述史纪录短片,以女性视角关注“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中间有段时间因为挥霍了自己的热爱而有暂别,后来由于内心尤有对于影像表达的渴望而回归,在硕士阶段坚定了自己要从事纪录片工作的想法,并拍摄了自己的毕业作品《从上海到平遥》,是三线建设背景下的故事,同样是以女性视角关注一个关于迁移的历史题材。毕业后成为《大学》的导演,开始关注当下的人和事。我觉得自己之前倾向于选择历史题材是因为对于把握动态变化的当下欠缺信心,《大学》的创作经历在这方面给了我比较大的成长。另外,近两年作为制片人的经历也对创作产生了一些启发,它让我更珍惜纯粹创作的时间。

柯永权:我原本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大二的时候上了雷建军老师的纪录片课,从此入坑。随后转入新闻与传播学院,参加了第一期清影工作坊,在中俄边境拍摄了人生中第一部纪录片。然后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做这件事。创作纪录片大大拓展了我的人生边界,同时也是我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这应该是一个终生职业。

导筒: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初衷是什么?拍摄的背景(缘起)是什么?

孙虹:我相信很多人可能跟我会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大学是塑造和定义一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重要的阶段。每当我有机会反思自己当下的生活的时候,都会深刻地体会到毕业后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都有着来自大学时期的烙印。于是我开始对大学好奇,它究竟是如何润物细无声地去影响着当代青年人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有幸能够回到母校拍摄,希望通过记录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寻找答案。

王静:在我看来,每个大学的个性都是不同的,就像大家会把学校称为母校,就是将它视为一个具有个性和气质的人来对待。清华也有自己的精神气质,并且通过课堂、第二课堂乃至一代代清华人的心手相传,把它渗透在了每一个毕业生的身上,我们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除了想描绘片子里的人物以外,也想把母校当做一个人物来刻画,展现它的人格与品格。

柯永权: 对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够通过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回望母校、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寻找自我,帮助自己选择未来的道路。我相信这对其他的青年人也是有意义的,一同通过电影去思考大学的使命,探寻大学对社会、对青年人的意义。

导筒:电影为什么要叫《大学》呢?

孙虹:影片的中文名叫“大学”,而英文名是“The Great Learning”,是“大学之道”的大学。因此虽然影片是以清华为拍摄对象,但其实我们更多地是想通过清华这样一个个例去窥探大学精神的一隅,去阐释大学精神对个体的影响。

导筒:您为什么会选择这四位拍摄对象?

孙虹:在开始拍摄之前,我们就有了一个大致的设想,那就是希望拍摄一些正在经历人生阶段的转折的人,因为每个人在跨越到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之时都需要抉择和适应的勇气,而这些人生决定的背后又会透露出个体的价值观和大学给予个体的影响。同时由于大学是由“教”与“学”、“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因此我们最开始对人物的设想就是一位新生、一位毕业生、一位即将入职的新老师和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授。在有了这样一个初步的框架后,我们开始寻找比较适合跟拍也愿意接受我们拍摄的拍摄对象。

王静:我们第一位确定的人物是严韫洲。因为我们是2018年4月底开拍的,当时距离2018年高考已经只有1个多月的时间了。我们联系了一些中学,想跟拍一些有意向报考清华的高三学生,但最终是否能如愿进入清华,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学的老师们为我们推荐了一些不仅成绩优异且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建议我们在不影响同学们复习的前提下进行少量的拍摄,而严韫洲就是其中之一。幸运的是,严韫洲同学在自己的努力下如愿进入了清华大学学习。

第二位确定的是宋云天同学。他是一个非常友善且具有亲和力的同学,并且在本科时曾经担任过校学生会主席。他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卸任校会主席后,曾自发在自己的宿舍楼里推行过一个名叫“解忧信箱”的小尝试,鼓励大家把自己的烦恼投入信箱,同时拿走一颗糖果,第二天还能收到关于烦恼的回信,而宋云天自己就是那个回信的人。

当时我不在那个宿舍楼,因此非常羡慕,同时觉得他是一个很温暖、很有趣的人,所以我就建议邀请他成为我们的拍摄对象。但很重要的是,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代表整个个体,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很多的,宋云天只是毕业生中的一员,我们很感谢他愿意与我们分享他的毕业故事。

孙虹:第三位成为我们拍摄对象的是蔡峥老师。当时我们陆续拜访了一些正在求职清华的老师,其中蔡峥老师的研究领域和科研方让我们大开眼界,原来听起来十分浪漫的“仰望星空”的天文学家,但其实在进行天文观测时是很孤独的,但他们所坚持的这个事业代表了人类对于宇宙和未知的探索。除此以外,当时恰逢清华大学天文物理中心申请成立天文系,因此在以蔡峥老师为拍摄对象的同时,也能从侧面记录清华大学的学科发展。

王静:第四位是钱易老师,我们都习惯亲切地喊她为钱奶奶。钱奶奶是所有人物里最后一个答应我们的拍摄邀请的。我到现在都非常清楚地记得,那是2019年1月1日,在向钱奶奶第三次发出拍摄邀请之后,我在环境学院门前拍了一张胶片照片来纪念钱奶奶终于答应了我们的拍摄。

我们之所以想拍摄她的故事,首先是因为我们三个导演本科时都上过她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这是一门在钱奶奶的倡议下一开就开了二十多年的公选课,向清华学生普及环境保护的理念,在我们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授课亲切、学问扎实的良师。但是,钱奶奶是一个非常谦虚、低调的人,她最开始不希望我们把镜头对准她,而是希望我们把更多地拍摄清华的其他老师。但正由于她的谦逊,更坚定了想拍摄她的意愿,去呈现她身上所体现的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最后,我们给钱奶奶手写了一封信,向她解释到,其实通过拍摄她的工作和生活可以非常自然地呈现许多跟她年龄相仿、甚至年龄更大的老一辈清华教师,展现清华人之间的代代传承,正如影片里后来出现的许保玖老师、陈志义老师等。在手写信诚意的加持之下,钱易老师才终于同意了我们的拍摄。

导筒:您觉得这部电影对非清华的观众而言的意义是什么?

孙虹:我觉得无论是清华还是非清华的观众,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青葱年少时的自己,回想自己的大学时光是如何度过的,可能分外精彩,也可能因为虚度而遗憾。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影片中这些人物的故事,他们面临困境时的选择和坚持,能够带给观众更多面对生活的勇气。

王静:大学有三个含义:第一是空间概念,就是大学校园,也是很多大学生也许奋力学习,也许稍微摸鱼的地方,也是青春美好回忆发生的地方。第二是时间概念,是每一个人读大学的那几年,因为大家入学时间的不同,和社会交互的情况也不同。第三是一个生命历程的概念,是指每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形成人生主体价值观、学着走向社会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片段。

在这个人生阶段,我们努力学习又似乎不太学得会;我们恋爱、失恋、又继续恋爱;我们遇到良师挚友、挫折困苦、机遇成长;我们有点理想,也有点害怕实现自己微小的理想。所以也许大家不在同一个校园,并不是在同一个时间读大学,但其实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一段重要的人生。其实这部电影意义在于唤起每一个大学时期的观众:如果你觉得生活艰难,那就让曾经那个读大学的你来鼓励此刻的你。

柯永权: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想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对电影里的几位人物同时产生强烈的共鸣,但是鲁迅先生也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些离观众或远或近的人物和故事,涵盖了我们在成年后所经历的一些重要人生节点,每一个人可能都会在电影当中看到自己此刻所处的阶段和处境。这部电影与此刻的我们有关,与我们此刻的时代也有关。

导筒:您觉得这个电影与现代大学生最大的共鸣是什么?

孙虹:我作为一个已经离开校园很久的人也很好奇当下的大学生会如何看待这个电影,但我会希望无论他们如何评价,都能更好地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这是人生中最青葱美好的岁月。愿充满勇气地出发,归来仍是少年。

柯永权:“虽然他们高考分数比我们高一些,但是大家还是会遇到一样的问题啊。”等待高考成绩的焦灼、毕业季的选择、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无奈、校园青春时光的美好,这些每个大学生都可能有过的经历,就是最大的共鸣。

王静:我记得大家小的时候理想基本上都是当科学家、宇航员、大文豪、运动员……张口就来,一个赛一个地宏大。慢慢长大了,晓事更多,会蹦出一些身边更常见的职业比如想当医生、想当老师,眼里也满是憧憬。跨进大学校园的时候,谁还不是个热血少年?然而似乎等到毕业后踏入社会,理想却成了羞于被谈及的话题,仿佛它距离现实生活遥不可及。我觉得这个电影能带给当代大学生最大的共鸣,就是让大家回到做梦光荣的校园时光,让大家走出影院的时候可以大声地谈论理想。

导筒:您觉得这几段故事中分别反映了清华什么样的精神?

柯永权:其实我们更想反映的是大学普遍意义上的精神内核,而不单单是某一所大学的精神。也就是我们片名中想体现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孙虹:我也认为我们想反映的不只是清华的精神,而是大学的精神。在拍摄这个影片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大学是理想永远年轻的地方,希望每一个离开大学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都能不忘大学时代的青春与梦想。

当然,每个人物的故事可能都会有自己的不同的侧重。

我在钱易先生的身上看到了教书育人理想的代代传承,影片中有一幕让我特别感动,那就是钱易先生过年时会主动去给自己的老师拜年,在她的老师许保玖先生的家里挂着一幅画,落款是“学生钱易赠”,在这几个字上,我仿佛看到了学生时代的钱易先生,她从自己老师的手里接过了教书育人的使命。

在蔡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与坚持,为祖国“做点事儿”的急迫和热诚,以及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将未知变成已知的渴求。

在宋云天身上,我看到了青年人并不是“独善其身”的,他们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愿意为了“造福一方百姓”真正脚踏实地地前行。

在严韫洲身上,我看到了年轻人的纯粹,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努力学习,解出一道难题就可以快乐很久,可能只有为了自己学习,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

王静:我觉得不是只是反映清华精神,更多的是反映大学人对于理想的追寻、对于祖国的关切和对于时代的回应。

严韫洲的理想不仅是好好学习考上清华,更是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将来想做的事,未来大有可为。

蔡老师的理想不仅是推动光谱巡天望远镜项目在中国落地,更是发展中国人自己的技术、自己的设备,不在基础科学研究层面受制于人,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建造探索宇宙未知的设备。

宋云天的理想不仅是去基层当村官,“造福一方百姓“,更是“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发展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钱奶奶年轻时候的理想就是当老师和做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她一辈子的努力,她成功地践行了自己的理想,她通过自己和同仁的努力,成功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变得家喻户晓,年逾八十还全程站立给本科生上课。

这几段故事,告诉我们理想是如何萌发、生长、蓬勃和坚守的,也呈现了个人的理想如何和国家和时代互动。

导筒:创作过程中最困难的时候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

孙虹:对我来说比较大的挑战可能是要跟拍摄对象保持一个十分紧密但又不会过分打扰的关系和状态。因为纪实拍摄始终会给拍摄对象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纪实拍摄又需要长时间地跟拍才可能获得真实而鲜活的素材。如何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尺度和分寸,是对纪录片导演最大的考验。

王静:从拍摄的客观条件来看,跟拍蔡老师去夏威夷观测的过程是比较艰难的,因为天文台在莫纳克亚山的山顶上,海拔很高,参与观测的人都要吸氧,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也要边吸氧,边肩扛设备,此外还要在非常寒冷的环境下拍摄星空延时,那次拍摄是不小的挑战。从主观上说,每一个人物都是非常丰富的个体,短短的110分钟篇幅有限,纪实的手法也让我们无法每时每刻地捕捉,所以对于拍摄对象的呈现还是有所局限的,无法把所有我们感动的点都纳入进来。

柯永权:疫情也给我们的拍摄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因为我们当初计划是拍到2020年年中,疫情的来临导致我们的拍摄必须中断,因为当时防疫才是最首要的任务。所以,我们只能忍痛暂停和割舍了相当一部分素材的拍摄,如各个人物在疫情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等。

导筒:清影工作室已经产出了非常多的纪录片作品,《大学》和之前的清影作品会有哪些不同?

孙虹:我自己觉得《大学》可能对院线观众的观影体验来说可能会更友好。它在剪辑和叙事上没有采用太作者化或个人化的方式,而是尽可能地用事件和悬念推动,让人物有成长和变化的弧光,使得整个影片更有电影感,尽可能地降低纪录片观影的门槛。

王静: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它更有主流气质吧,不论是题材还是人物选择,都相比以往的作品更接近主流群体。如果从纪录片常观众的角度考虑,过去拍摄的作品是让纪录片常观众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和不一样的人,而这次可能能更多地让这个群体看到身边人或者自己,受众范围相对也稍广一些。

柯永权:在沿袭清影过往风格的基础上,《大学》是一部更年轻、更燃的作品。一个年轻的团队,聚焦一些年轻人的故事,直接面向更广大的年轻观众。

导筒:三位导演之间是怎样分工协作的?

孙虹:影片里涉及的人物比较多,所以我和王静导演每人负责2位人物的跟拍。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能够展现人物与大学这个环境之间的关联,探讨大学校园是如何对青年人产生影响的,因此柯永权导演负责了清华日常的记录,用独到的视角观察大学的运行,展现大学这一机构的台前幕后,在日常和细节中寻找意义。

导筒:这部作品主要使用了哪些摄影器材?遇到的最大拍摄难点是哪些?

柯永权:依旧使用了清影祖传的Canon C300 markII。最大拍摄难点也依然是如何处理创作者与被拍摄者(4人+1校园)之间的关系。

孙虹:我也觉得寻找拍摄对象和处理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是最困难的。因为长时间的跟拍记录还是会对我们拍摄对象的生活造成一定的打扰,如何保护拍摄对象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又能尽可能获得真实而鲜活的素材,是每天都令导演“头秃”的事情。除此之外,可能最大的困难就是每年春节的拍摄了吧,我自己已经有3年没有和家里人一起过除夕了,而且每年的除夕拍摄都要很早预约摄影师、录音师,愿意除夕一起工作的伙伴们都是对纪录片有真爱!当然也非常开心我们的拍摄对象们能接受我们与他们一起过春节。

王静:拍摄期的困难都不是困难,现在到了发行期觉得一切都好难。

导筒:除了目前纪录片中呈现的四位主人公,还有没有曾经拍摄但最终没有放入成片,或者其他备选的拍摄对象?

王静:有的,新生的备选稍多,有影像记录的就有10人左右,主要因为不确定大家是不是都能如愿考进清华。所幸我们也有些锦鲤特质,不论拍多拍少,只要拍了一点的都考上了。

孙虹:在最开始的阶段会有一些试拍,但还是很快地就将精力集中于我们的四位人物了。因为其实每跟拍一个人物,导演都要投入非常大的精力关心我们的拍摄对象,去思考拍摄的方式、节奏和内容,所以当“确认过眼神”后,就还是会将有限的时间放到我们主要的拍摄对象身上。

导筒:片中宋云天选择回到家乡的基层实践理想,他算是四位主人公中唯一一位和清华正式告别的,他目前在基层的工作情况如何?

王静:上次和云天打电话是上周,当时他刚做完企业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现在云天是一个镇的镇长了,和之前在村里工作的情况略有不同,相对来说更全面了,他最近的主要工作包括修桥铺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考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问题、调解百姓纠纷等等。其实这些在文件上经常看到的词汇从一个刚毕业的选调生嘴里说出来感觉特别奇妙,尤其他还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人。他的话和语气让我一下子意识到其实以前看到的一些地方政府报告背后,可能都有一些像云天这样的基层工作者在努力地“造福一方百姓”。

导筒:可能有些观众会担心影片会不会变成清华的宣传片,你们会怎样去平衡客观纪录的形式以及清华大学作为被拍摄对象的关系?

柯永权:在把清华作为被拍摄对象时,我们依然采用了惯有的客观视角和平实风格,来试图描述一所大学的一言一行、日夜轮转,同时揭示这所大学里自上而下的对于大学精神的思考、对大学运转方式的革新。这些内容与四位主人公的故事有机融合,都指向一个命题:何为大学之道。如果观众能被这几位大学校园里的理想主义者感动,继而产生对大学的向往,对清华的向往,那这也算是客观造成的一种宣传吧。

孙虹:我自己觉得纪录片的第一要义是真实,但是它可能也做不到完全的客观和全面,我们始终只能做到反映真实的一部分,而且这部分也会融入我们自己对大学的理解。我们对于母校充满了情感,但并没有抱着一个仰望的态度去拍摄,更多的其实是探寻一个答案,一个为何母校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答案。

导筒:疫情爆发的阶段,你们有怎样的应急拍摄计划,疫情阶段有哪些拍摄是最难忘的?

柯永权: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拍摄反而变得更加明确了。出于防疫防控要求,我们没法继续对人物进行跟拍,曾经热闹的校园也变得空无一人。我们花了很大心思,来拍摄一个空校园的氛围,以及校园上空回荡着的老师们在线教学的声音。

最难忘的有两个,一是去95岁的张礼先生家里,拍他给同学们在线授课,特别受触动。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正是因为有这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一代人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还有一天深夜,天降大雪,正值疫情最严重最不可控的时期,我一个人扛着摄影机走在校园里拍摄,独享一个无人的清华园。走到四大国学导师雕像的时候,给他们戴上了口罩。看着他们静静站在那,感觉好像获得了一些力量。

王静:疫情爆发的时候,我跟着邱勇校长在瑞士达沃斯拍摄世界气候变化联盟的相关活动。除夕夜当天,我们从瑞士飞回国内的时候,一整个飞机都人心惶惶,下了飞机更是紧张,当时印象很深刻。当夜本来要拍摄除夕晚会,也因此取消了。

导筒:是在什么节点的时候,你们觉得每组人物的拍摄可以结束或收尾了?

柯永权:每个人的身份,完成了转变的时候。

王静:我觉得每组人物都不该收尾,如果有条件,我愿意一辈子拍下去。

孙虹:我也觉得恋恋不舍,特别想看到蔡老师的望远镜建成的时刻,感到自己的内心会与他一样心潮澎湃。所以还是希望可以接续拍下去。

导筒:清影工作室经历了非常长时间的发展,如果去尝试概括清影的创作理念和风格会是怎样的?

孙虹:我自己觉得可能是对真实力量的笃信、对普通人的关切和对日常意义的认同吧。同时我觉得清影作为拥有学术研究背景的创作平台,它是具有前沿、探索和创新的力量的。正如我们去年疫情期间做的UGC内容众筹式纪录片《手机里的武汉新年》,就是用纪实影像的方式对短视频和数据计算时代的一种回应。

王静:清影的Slogan是“影像温暖世界”,我觉得它的创作理念和风格的核心就是“温暖”。它的记述、呈现、反思甚至是批判,都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有一种天然的人文关怀。它不是犀利的,而更倾向于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温和。

柯永权:清影每年的产出非常多,除了聚光灯下的一些作品,还有大量的在校学生、应届毕业生和校友创作的个人作品、学术影像等。我的理解,清影的作品题材多元且富有人文关怀,影像扎实,长于纪实拍摄,注重电影化叙事。

导筒:《大学》之后还有怎样的纪录片创作计划?

孙虹:对我来说是想做更多“好看”的纪录片吧。因为纪录片很长一段时间都还是属于比较小众的门类,人们观看纪录片可能更强调意义和深度,但我希望能做既有力量又“好看”的纪录片,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爱上纪录片,尤其爱上纪录电影,和我一样体会在一个封闭黑暗的环境里,享受眼前荧幕上的光亮与人生。

王静:可能倾向于去尝试探索一种参与式的拍摄方式,但并不是私影像。我在过去的拍摄中会尽可能呈现出“无我”的客观,但其实这也是一种对于真实观的偏执,因为拍摄的介入本身就会改变现实,此时一定要恍若导演从未来过,未免刻意了。未来希望在主题表达的同时,对导演参与被拍摄者的互动关系上更有一些刻画。

柯永权:还将继续跟拍几位与我同龄的年轻人的故事。他们在城市修行,探讨“我为何存在”。

 4 ) 眼界被拔高了

年初特兴奋能轻易获得这部提名34届金鸡的纪录片片源 ,然而拖到今天才看完。 四位主人公均是和清华大学有着紧密联系的人物——校内老教授钱易、研究天文学的留美学者蔡峥(后回清华工作)、来自上海刚被清华计算机专业录取的严韫洲、即将毕业的博士宋云天。对最年轻的两位主人公刻画最易理解,引发的共鸣便最深。 高三毕业生严韫洲表示自己只在10岁时过了生日,后面每年生日都是期末考试。同在清华招生组咨询的女同学分数线虽能上清华,但因未达到理想专业的分数而抹泪。 2018年疫情前入学,疫情后延迟到6月返校,空旷教室里老师在讲台以视频形式授课。不禁惋惜疫情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万幸自己在疫情前毕业了! 在清华园里攻读九年的博士毕业生宋云天(河南周口人)在申请留校任教的面试环节被问到“长远的打算”,居然那么诚恳地透露:“希望能去基层地方政府服务,造福一方百姓,留校和选调这两个方向都在准备。” 面试官追问:“女朋友什么意见?”宋答:“需要(和她)再讨论一下。”面试官们全都低头微笑。 宋云天和女友讨论工作选择时,女友带着哭腔说:“不知之后生活如何,只想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从村支书岗位退休的奶奶表示能留校工作很好,何必下基层,基层工作复杂、收入低。 经历一番艰难抉择后,宋博士放弃留校任教,去往家乡河南的乡村基层,实现自己“造福一方百姓”的理想。实在令人佩服!👍 宋云天求学20年后做出这个决定,所以一个人在成长成人阶段求学多年的终极追求应是什么——陪伴亲人共享家庭时光、与友人尽情消遣欢愉、与爱人长相厮守、在岗位上恪尽职守功成名就?也许每个人在人生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答案吧。 #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宋云天

 5 ) 愿你成为眼里有光的人

孙虹 写于电影《大学》上映前

我检索了一下我的电子邮箱,最早发出的一份关于这个电影的策划是2018年的3月16日。

那天我匆匆在文档里打下了《大学》这两个字,本以为可能只是暂时叫这个名字,却没想到今天,《大学》(The Great Learning)正式上映了。

对于“大学”这个题材,我自己非常喜欢。

因为我对它充满了怀念,充满了感恩,也充满了好奇。

可以说从毕业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怀念大学了。

因为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为了证明自己离开象牙塔的保护也能有“闯荡”社会的能力,我放弃了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影视专业,从事了一份市场营销的工作。

然而很快我就发现,我好像并不能从日益增长的销售数据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可能是每天都能通过拍片接触新鲜的人和事物,可能是跟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熬夜剪片,可能是在黑暗的环境里看到自己的作品从银幕光里亮起的那一刻。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导师雷建军老师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去做一件事,那就是定期在周末举行的“清影放映”:让中国优秀的独立纪录片,通过放映和交流与纪录片的爱好者们见面。

借着“清影放映”,我第一次领略了纪实影像的魅力,也理解了纪录片为何需要院线:当你沉浸在一个黑暗而封闭的环境里,唯有前方有光的时候,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感受时间的流淌,体会另一个人的人生。也正是从那时候起,我认定了纪实影像的意义。

于是毕业后的第二年,我辞去了我的第一份工作,进入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正式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大众”的职业,但所幸我遇到了许多与我有同样理想的人。

因此我从怀念大学变为了感恩大学,感恩我的大学时代让我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进而我又开始好奇,是不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大学都会有着伴随一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带着这些困惑于心的疑问,我回到母校,通过三年的拍摄来寻找答案。

如果说一定要在三年后的今天给一个结论的话,我会认为答案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承:身处于大学中的人塑造了一所大学的精神气质。

我记得电影里有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让我感慨万千,那就是年逾八十的钱易先生去给101岁的许保玖先生拜年,在离开的时候,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许先生家里的一幅画,上面的落款是“学生钱易赠”。从这几个字上,我仿佛看到了白发苍苍的钱易老师年轻时候的样子,曾经也是学生的她从老师和前辈的手里接过教书育人的使命,又用一辈子的时间站在三尺讲台前守护着这个使命,将环保的知识和理念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

钱易院士给101岁的许保玖先生拜年

许先生家里的挂画

所以,如果当每一代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耀眼的理想之光时,这种光芒必定会照亮后来人的路。

我们的电影里记录的就是这些眼里有光的人。

钱易先生眼里的光是教书育人的使命,是人与自然的大义;

蔡峥老师眼里的光是广袤宇宙的星辰大海,是一心归国的赤子之心;

宋云天眼里的光是不顾一切奔赴祖国需要的地方;

严韫洲眼里的光是因学习而快乐的简单和纯粹……

看到他们眼神里的光,似乎让我也获得了更多面对生活的勇气,希望这种勇气也能通过光影传递给银幕前的你。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眼里有光的人;

愿生于大学的理想,永远长青。


图文分割线:以下是三年里一些值得纪念的瞬间

2018年开机,新生宿舍里格外干净,我们的小剧组成立啦

2018年军训,20公里雨夜拉练,要打伞的是机器,不是人

凌晨4点,雨夜拉练归来,淋成落汤鸡的我们

最难的就是春节的拍摄了,这是2019年春节的河南组

这是2019年春节留守清华园的北京组

这是2020年春节,疫情开始蔓延,戴上口罩,内心依然慌张

我们经常要跟随蔡老师飞跃千里,但镜头背后的我们实际上困顿不已

非常喜欢这个卡耐基天文台的小图书馆,爱因斯坦也曾在这里留影

剪辑室的小黑屋,在墙上投出美丽的清华园

这是一张有纪念意义的合影,标志着《大学》第一稿4小时版的诞生

感恩三年,愿每个人眼里都有光

 6 ) 有所爱,有所执,即为“大”学

在回广州的飞机上看完了这部纪录片。

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巧的是在关手机前,读完的推送题为:如何对抗内卷的社会。作者的建议是:有自己所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不断突破,敢于坚持。纪录片里的四位清华人都在自己专业的领域闪着光,特别是扎根基层的博士生宋云天,在面对留校和下乡的抉择时,他选择了顺从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即便栉风沐雨,即使会更加艰辛,但因为有了更坚定的目标和远景,一切都变得值得。这也在拷问着当下的我们吧。我真的想当公务员吗?毕业生们真的那么想做公务员吗?答案也许千差万别。

感谢2021年下半年的所有经历,我开始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再是人云亦云,被推着走上一条四平八稳的道路。2022,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因为成为自己就很好:)

 短评

“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造福一方百姓”“祖国万岁,青年加油”... 当然听过很多类似的话,但大多觉得说这些话的人道貌岸然,满口空言。可由片中几个主角说出来,每一个字都显得何其有分量。国家/基层/发展/强大/责任... 这些词不只是挂在嘴边,而是能清晰感受到发自肺腑的家国情怀的。击垮我的是蔡峥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行热泪直奔而下,而后直到结束,我一次又一次的深呼吸,努力放松紧绷到痛的喉咙,平复涌上来的情绪,试图调整泪腺崩溃的速度,还是哭得不能自已。还有宋云天、钱易先生等等清华师生,他们谦逊、热忱、身怀理想、深知现实冷酷却也义无反顾,我于他们的信念感之中反复折服。我知道跟拍对象经过严格筛选,成片也精心剪辑,也知道在摄像机未拍之处有更多负面的存在。但真的,清华是个好伟大的地方啊。

8分钟前
  • 张猫大
  • 力荐

以具有普适意义的词汇加诸于自家叙事之上,有些跑马圈地的阴谋感吧,私以为不妥。另,镜头很讲究美感,让我想到老塔在《雕刻时光》中所谓“诗意的氛围是很多人努力去营造的”,但过于“贴近身肉搏”的拍摄方式,一定程度影响了影片的画面平衡。最后是对主题的吐槽,这部纪录片与《出路》有太多让人难以忽视的相似性,可后者是奋力的荧光,前者是什么,得意的炫耀?观众对纪录片的要求,与对清北的要求是一样的高标准:若没有振聋发聩的声音,还不如悄声低调地多做一些探索、科普、建构的工作,少琢磨歌功颂德的马屁。

12分钟前
  • 妍春
  • 还行

影片开头从严同学高考和查分开始,那个场景真是熟悉,一下就真情实感地代入了。宋云天回老家过年,一大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他说道,不管我未来选择了什么道路,我辈一定会好好努力,奶奶听后在推杯换盏时悄悄抹眼泪,那一幕很触动我。当时我想到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和这个世界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既那么复杂却有时又那么美好。我认为这里描绘的是真实的个人英雄主义,同时又那么温和地融入着质朴而温暖的家国情怀,使你连偶尔在回忆影片中人物的一些情节的时候,都还能再经历一遍眼含热泪的感动。是一部很好的作品,以四个与清华相关的、一定程度上处在人生十字道路上的人物为对象,导演在内容上选取得好,拍摄时机位的布置等许多细节也有很高的质量和想法。虽然希望不算大,但祝愿这部纪录片能够收获一些好的成绩。

15分钟前
  • LEのn个晴天
  • 力荐

这片叫大学吗?就是清华的宣传片……看到片尾字幕清影工作室懂了。这个片子大概是给95%的人猎奇的。宋云天这条线比较感动,能体味到清华精神,适合再继续跟拍挖掘。总的来说,故事有些浮光掠影。

20分钟前
  • 小橘子xxx🍊
  • 还行

感觉很适合给孩子看 激发下孩子的理想信念~ 而我 看完后想拥有一个上清华的孩子😂😂

23分钟前
  • 丸子咪的异想
  • 推荐

1.上了清华确实是我目前人生中最光荣的时刻了,毕竟工作还不算是。所以最有共鸣的其实是小严同学,这一part有很多梗,很真实。校友们应该会很喜欢,也提醒自己不要flop,自强不息,厚德载物。2. 清华人真的很爱说"diss"“羞耻”之类的……真的是个耻感氛围很强的地方。。3. 大家很爱蔡老师,可是蔡老师其实是科大男呀?4. 对宋同学那段也有意料之外的同感。自己也面临过留校还是出去工作的选择,也在最后的ddl挣扎过,爸爸妈妈和npy的反应也很像。最后也选择了放弃留校机会。出来工作后,对自己的选择产生过怀疑,但现在觉得没有什么后悔。谢谢清华,让我们不要辜负自己。

28分钟前
  • 力荐

看到最后发现是个清华大学宣传片……

29分钟前
  • BlueberryNights
  • 还行

看到钱易教授,就突然想起最近丁仲礼院士在大会上提出的实现中国碳中和的蓝图与计划,看到青年教师蔡峥则又回想起当年西南联大时期朱光亚《写给美国留学生的一封信》,看到宋云天则联想到千千万万个扎身到祖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而严韫洲自然是想起曾经一样经历高考的自己。四个人物,四段人生,就像速写一样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模样。中国之所以可以在世界所有主要文明中可以绵延数千年且不中断,甚至成了唯一一脉,关键就在于我们真的足够重视教育!相信这部电影也将成为一枚火种,将真正的大学之道播撒出去。

31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拥有炙热和坚定的理想,浑身发光,充满力量,让人热泪盈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平衡了艺术性与大众性,难忘星空的震撼与玻璃上绽放的烟花🎆)

33分钟前
  • 熊嘴兽✨
  • 力荐

宋镇长是真正有理想信念的人,作为晚他一年进入选调队伍的我,宋镇长的事迹早已耳熟能详。在培训中近距离听宋镇长分享自己的经历,台上的他,就是一道光。说回电影,内容还是很优秀的,但更多应该是清华本身的光环,让我想起觉醒年代,清北作为国内大学的领头人,为祖国贡献颇多。正如电影里说的那样,清华人有家国情怀,想为祖国做些有意义的事,也真心希望国内的大学都能如此,更希望大学生们都能如此。

38分钟前
  • 抖腿歌王
  • 推荐

只在清华大学的范围内探讨大学的意义的话,内容相对题目显然是有点空旷和单薄,何况这里也还存在历史的断裂,只在其中一个人物宋云天留校面试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庚子赔款,另外人物选择和呈现上虽然可以看到尹鸿指导的清影团队努力想要去除校园宣传片质感的虚浮和表面繁华,尽力挖掘纠结彷徨的部分,但是作为观众对纪录片选择这四个人的原因没有太强的信念感,看不到选择的过程,也因此没有爱上这四个人物(对宋云天的感受其实是最好的,理想主义者)。清华大学里转了一遭,戏称自己也体验了一下清华的生活,但留在心底的,其实是老师在校园里给宋云天的那一抱,好像那个是我以为大学精神还残存的一部分。

40分钟前
  • 工凡
  • 还行

作为献礼清华110周年校庆的命题作文,创作者的发挥空间原本有限。好在,创作者们愿意花费整整3年的时间,耐心细致地跟拍4位清华师生,以此表达对清华乃至中国大学教育的思辨和体悟。大学之于新生,重在“明德”,宜不断尝试。毕业生的大学,志在“亲民”,但难在抉择。而是什么塑造了这样的清华学生?影片又用两位老师的故事呼应了答案。理想耀眼,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了大学和人生之光。

41分钟前
  • 牛三牛
  • 力荐

继无问西东之后第二部清华宣传片,蓬蓬勃勃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线都想从针眼里过,所以基层工作难做——这老太村支书的比喻太精彩了,孙子做选调生也不会差。

46分钟前
  • 犯怵中的嫌疑喵
  • 推荐

清华宣传片,已经想到很多高中老师会放给孩子们看了。从片名就可以看出清华的傲慢或者说自信。

48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清影的制作水平不错,跟住人物的同时不忘构图的美感,剪辑上的切换比较顺滑,但现在看这种赋魅的名校宣传片真是完全无感了。高度概括的片名本就显出一流大学的傲慢,建校110周年的拍摄意图也决定了它不会把目光投向校园生活的暗角。四个人物构成的多元性更多是脚本层面的——抓到了四个阶层的代表,并且可预期都处于人生的岔路口,而他们向纪录片团队展开的生活也全然是展览性质的。

50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名不副实,大学,大家之学,却仅仅局限于清华一个学校,那不如改名叫清华大学好了……四个例子四位主角,只有宋云天是真实而接地气的,高三那位一线城市最好高中的年级前十,有什么代表性呢?归国的以及校园教授中规中距无意义….一般吧

54分钟前
  • 海寶貝
  • 还行

这部讲清华大学电影不是讲怎么样考清华,而是宣扬了一种清华精神;清华精神代表的不仅仅是清华这所学校,更是勤学自律、文化爱国的一种精神内核。影片主要以四位各具代表性的清华校友和老师展开:考入校园的新生的欣喜;清华学生不愁“发财致富”却追随家人的步伐投身于社会建设;留美博士毅然回国以支持祖国建设;钱易先生一生致力于培养人才。(清华校友会主办的路演场,真的让我见识到了文化人的满腹诗书滔滔不绝,清华人一家人的和谐友爱氛围。全体清华人起立唱校歌,作为一个旁人,真的太感动了。)

55分钟前
  • 小黄豆
  • 力荐

片名的大学虽是取大学之道的意思,但几位清华出身的导演对片子的解读,是希望通过清华的大学生活,升华主题且反应普通大学生的生活状态。那从这一点看,影片基本跑题,选取的新生、博士后、归国教师、古稀教授四个主要人物,都只能作为清华的基本范例,最多对等北大。那些考上清华却没考上理想专业的爆哭,高精尖科研人员的忧国忧民,确实和普罗大众不在一个频道上。

60分钟前
  • HarperDie
  • 较差

本来没有排片,但硬生生跟经理争来了一个VIP厅,一行15人包场。

1小时前
  • 如花和尚
  • 力荐

最有份量也最像纪录片的两句话:蔡峥老师说“想做成事情很难” 和 宋云天的奶奶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即便是清华,难做的事情也都一样难。

1小时前
  • 团小纸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